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室里,翻开的书本本该是知识的窗口,却成了许多孩子避之不及的 “恐惧之源”。当强迫阅读的压力如巨石般压来,那些翻动书页的声响、密密麻麻的文字,都化作尖锐的刺,扎进孩子们敏感的神经,甚至引发强烈的生理反应。
新学期的阅读课上,老师按照惯例要求孩子们朗读课文。教室里,其他孩子陆续翻开书本,唯有一个孩子死死攥着桌角,脸色发白。当老师走到他身边,试图引导他开口时,他突然剧烈干呕起来,书本 “啪” 地掉在地上,呕吐物弄脏了书页。原来,此前在家中,家长为了让他提升阅读能力,常常强制他长时间阅读,每一次挣扎反抗,都换来更严厉的要求。久而久之,书本在他心中不再是传递知识的载体,而是痛苦记忆的象征。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另一个孩子,每次看到书本就会浑身发抖,无论老师如何耐心劝说,他都坚决不肯触碰。他曾偷偷告诉老师,那些排列整齐的文字像一群张牙舞爪的怪物,密密麻麻地挤压过来,让他喘不过气。在强迫阅读的压力下,书本逐渐成为了孩子们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恐惧对象。
学校敏锐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老师们不再执着于阅读的 “成果”,而是将重心放在缓解孩子们对书本的恐惧上。他们把教室布置成温馨的阅读角,撤掉那些厚重的课本,换上色彩鲜艳、画面丰富的绘本。每天午后,老师会轻声讲述绘本里有趣的故事,不强求孩子们跟读,只是让他们自由地聆听、感受。
对于特别恐惧书本的孩子,老师采用了更温和的方式。他们将绘本一页页撕下,铺在桌子上,让孩子像玩拼图一样去触摸、拼凑画面。当那个曾呕吐的孩子,第一次小心翼翼地用指尖划过绘本上可爱的卡通图案时,他眼中的恐惧渐渐被好奇取代。慢慢地,孩子们开始主动靠近这些特殊的 “书本”,不再将其视为威胁。
随着时间推移,学校重新调整阅读课程。阅读不再是强制性的任务,而是变成了充满趣味的探索活动。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书本互动,或是静静翻看,或是分享故事。曾经对书本充满恐惧的孩子们,逐渐放下防备,开始在文字与图画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在星贝育园,老师们用理解与耐心,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一步步走出书本恐惧的阴影,重新拥抱阅读带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