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撕掉 “特殊” 标签,他们需要平等的目光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9天前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每一个孩子都被当成普通的小朋友对待,没有怜悯的眼神,没有刻意的区别,这里拒绝给孩子贴上 “特殊” 的标签。工作人员坚信,自闭症儿童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廉价的同情。

推开星贝育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墙面和摆放整齐的玩具,这里和普通的儿童乐园没有太大区别。孩子们在教室里嬉笑玩闹,他们并非如外界想象得那般孤僻、难以接近。老师蹲在地上,和一个正在摆弄积木的小男孩平视交流:“你搭的这座城堡好厉害,能不能告诉老师这里面住着谁呀?” 语气自然亲切,就像和邻家孩子聊天一样,没有一丝高高在上的怜悯姿态。

课堂上,老师们摒弃了刻板的说教方式,而是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当孩子们学习颜色认知时,老师拿出各种颜色的小球,和孩子们玩 “颜色接力” 游戏。“把红色的小球传给旁边的小伙伴!” 老师的指令清晰明了,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了观察、倾听和互动。没有因为他们是自闭症儿童,就降低教学难度,或是给予额外的 “特殊照顾”,而是用平等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培养能力。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奔跑。有个孩子因为兴奋,突然大声尖叫起来,其他孩子投来好奇的目光,老师却没有立刻制止,而是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你是不是特别开心呀?我们可以轻轻跳一跳,把这份快乐分享给大家。” 老师没有把这种行为当作异常,而是用理解的态度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行为都被赋予积极的意义,都被给予耐心的引导。

在日常相处中,老师和孩子们交流时,总是蹲下身子,保持和孩子视线平齐,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话。当孩子做出回应,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进步,老师都会给予真诚的赞美:“你刚刚说得太棒了!” 这份赞美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对孩子努力的认可。

星贝育园的工作人员深知,给自闭症儿童贴上 “特殊” 的标签,无异于在他们和外界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所以他们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用理解代替同情,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包容、接纳的成长环境。在这里,孩子们不会因为与众不同而被区别对待,他们在平等的氛围中,慢慢成长,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向外界证明,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值得被尊重、被理解,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