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速辨孤独症:揪出预警症状,分清常见疾病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17天前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长期接触孤独症儿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孤独症预警症状表现,以及如何将其与常见疾病区分开来。

社交互动方面,孤独症儿童往往存在明显异常。在星贝育园的集体活动中,正常孩子积极交流、分享玩具、参与游戏,眼神和肢体语言丰富。然而,孤独症儿童却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例如,在课间活动时,许多正常孩子会主动聚集在一起玩耍,互相追逐、欢笑。但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像小明,即便有同学热情邀请他加入游戏,他也常常无动于衷,眼神游离,不与他人对视,仿佛周围的热闹与他无关。这种对社交互动的回避,是孤独症的重要预警症状之一。与之相比,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感冒、发烧等,虽然可能会让孩子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但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孩子的社交意愿和能力。孩子在身体恢复后,依然会积极地与同伴交流玩耍。

语言发展也是判断孤独症的关键方面。正常儿童在 1 岁半到 2 岁左右开始牙牙学语,逐渐能用简单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但在星贝育园里,许多孤独症儿童到了三四岁,语言能力仍严重滞后。比如小红,已经四岁了,却只能偶尔说出单个词语,很难连贯地表达完整的意思。而且,即使有些孤独症儿童能够说话,他们的语言运用也存在问题,常常重复别人的话,或者在对话中答非所问。当老师问 “你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正常孩子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而孤独症儿童可能会突然冒出与问题无关的话语,像 “汽车”“气球” 等。而一些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疾病,如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言发展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听力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这类孩子在解决听力问题后,通过语言康复训练,语言能力会逐步提升,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现有着本质区别。

行为模式上,孤独症儿童有着独特的表现。在星贝育园的操场上,能看到不少孤独症儿童不停地重复一些刻板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原地转圈等。有个叫小刚的孩子,总是喜欢把积木摆成一排,然后推倒,再重新摆成一排,周而复始,似乎沉浸在这种重复行为带来的特殊秩序感中。他们对环境的微小变化也极为敏感,学校若更换了教室里桌椅的摆放位置,一些孤独症儿童可能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哭闹不止。而一些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如多动症,孩子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但并没有这些重复刻板行为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过度敏感。多动症孩子的行为更多是在多种场景下难以控制自己的行动,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模式截然不同。

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老师们经过专业培训,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这些孤独症预警症状。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协助安排专业评估,以准确区分是孤独症还是其他常见疾病导致的症状,为孩子的早期干预和治疗争取宝贵时间。通过对孤独症预警症状的准确把握以及与常见疾病的清晰区分,我们能更好地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及时、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