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自闭症儿童自主吃饭能力的培养之路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47天前 | 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城市的宁静角落,有一所备受瞩目的星贝育园,它宛如一座充满希望的灯塔,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照亮前行的道路。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每一项生活技能的掌握都充满挑战,自主吃饭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走进星贝育园,能看到一间间布置温馨的教室,里面的孩子们有着不同程度的自闭症症状。其中,5 岁的浩浩便是育园的一员。浩浩刚来的时候,吃饭对于他和老师来说,都是一场艰难的 “战斗”。他对食物的质地极为敏感,稍微粗糙一点的食物,比如带颗粒的米饭,就会让他抗拒,甚至哭闹。而且,他完全没有自主进食的意识,总是等着老师喂,一旦喂饭的节奏稍慢,他就会烦躁不安。


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帮助浩浩这样的自闭症儿童学会自主吃饭,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首先,老师们从了解浩浩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入手。他们发现,浩浩对米糊等细腻的食物接受度较高,于是便以此为突破口。在进餐时间,老师们会先给浩浩准备少量他喜欢的米糊,用温和的语气鼓励他:“浩浩,看,这是你喜欢的米糊,我们自己拿着勺子吃,好不好?” 一开始,浩浩根本不理会,只是呆呆地坐着。但老师们不气馁,他们一次次地把勺子递到浩浩手中,手把手地教他将米糊送到嘴边。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浩浩终于有了一点反应,他开始自己拿着勺子,虽然动作很不熟练,米糊也洒得到处都是,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为了让浩浩更好地适应不同质地的食物,老师们逐步调整食物的种类和质地。从细腻的米糊过渡到稍微浓稠一点的粥,再到软烂的面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会细心观察浩浩的反应。如果浩浩表现出抗拒,他们不会强迫,而是暂停更换食物,等浩浩情绪稳定后,再继续尝试。同时,育园还设置了专门的进餐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用餐。这样的环境可以激发浩浩的模仿能力,看到其他孩子自己吃饭,他也会不自觉地想要尝试。


另一个孩子,6 岁的悠悠,她的问题则是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她会被周围的一点小动静吸引,然后放下手中的餐具,四处张望。老师们为了帮助悠悠集中注意力,特意为她安排了相对安静、没有过多干扰的用餐区域。并且,采用了奖励机制,如果悠悠能在规定时间内专注地吃一定量的食物,就会得到一个她喜欢的小贴纸。一开始,悠悠能专注吃饭的时间很短,但在老师的鼓励和奖励下,她专注吃饭的时间越来越长,自主进食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在星贝育园,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自主吃饭能力的培养上有着不同的起点和难点。但老师们始终坚信,只要用对方法,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爱,这些孩子都能逐渐掌握自主吃饭这项基本生活技能。经过在育园长时间的训练,浩浩已经能够熟练地用勺子吃各种常见的食物,悠悠也能在大部分时间里专注地自主用餐。这些进步不仅让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也让他们的家长看到了希望,感受到星贝育园为自闭症儿童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和专业精神。星贝育园正一步一个脚印,助力自闭症儿童在生活技能的学习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