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运动中失衡?自闭症儿童定制平衡训练指南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4天前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许多自闭症儿童在运动时暴露出平衡能力欠佳的问题。这一状况不仅严重阻碍了他们身体运动技能的正常发展,还对其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造成了明显影响。因此,实施科学有效的平衡能力训练迫在眉睫。

在星贝育园,老师会准备一条高度适宜、表面带有一定摩擦力的平衡木,并将其稳稳放置在安全且平坦的地面上。训练刚刚起步时,老师会在平衡木旁紧紧陪伴孩子,给予他们身体上的有力辅助,帮助孩子小心翼翼地踏上平衡木,接着温柔引导他们缓慢向前行走。一开始,行走距离不宜过长,比如从 1 - 2 米开始,随着孩子能力逐步提升,再慢慢增加行走的距离。在孩子行走过程中,老师会不间断地给予热情洋溢的语言鼓励,像 “宝贝,你走得太棒啦,继续保持哦”,以此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

老师还会让孩子坐在瑜伽球上,双手稳稳扶住孩子的腰部,助力他们保持身体平衡。随后,老师轻轻推动瑜伽球,让球缓慢滚动起来,引导孩子凭借自身身体去适应球的滚动节奏,从而有效锻炼其平衡感。起初,滚动的幅度要小,频率也要低,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 5 - 10 分钟,每天进行 2 - 3 次。随着孩子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老师会逐渐加大滚动的幅度与频率,并且积极鼓励孩子尝试自主控制瑜伽球的滚动方向。

开展简单的跳跃活动也是不错的训练方式。老师在地面上用彩色胶带贴出一个个相距 30 - 50 厘米的小方格,让孩子双脚并拢,依次从一个方格跳到另一个方格。老师会在旁边亲自示范正确的跳跃姿势,在孩子跳跃时时刻关注并给予保护,防止孩子摔倒。跳跃的难度会依据孩子的实际状况逐步提升,比如加大方格之间的距离,或是改变跳跃的方式,如尝试单脚跳、交替跳等。

在日常生活场景里,老师也巧妙地融入平衡训练。当孩子走路时,老师鼓励他们沿着路边的直线行走;上下楼梯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用心感受身体重心的转移。吃饭时,老师会让孩子尝试用一只手端着碗,另一只手拿筷子或勺子进食,以此锻炼手部与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在整个训练进程中,老师始终密切留意孩子的情绪与身体反应。鉴于自闭症儿童可能对新的训练活动产生恐惧或抵触情绪,老师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用温和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参与训练。一旦孩子在训练中显露出疲劳或不适,老师会立即停止训练,让孩子充分休息。

通过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实施的这些平衡能力训练,从平衡木行走、瑜伽球锻炼,到跳跃活动以及日常场景中的巧妙融入,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已经在循序渐进中开始有了积极的变化。尽管在训练过程中会面临孩子的情绪波动等挑战,但老师们始终以耐心与专业陪伴左右。持续且系统的训练对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平衡能力至关重要,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是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坚信,在星贝育园全体老师的不懈努力与精心引导下,孩子们将不断突破自身局限,逐步提升平衡能力,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更高的独立性与安全性,向着更加健康、自信的未来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