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我不要牙刷!” 每次到了刷牙时间,5 岁的朵朵都会尖叫着躲到沙发底下,紧紧捂住嘴巴。牙刷对许多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一件可怕的 “异物”,冰凉的触感、陌生的动作都可能引发强烈抵触,这让家长们焦虑不已。而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老师们通过科学且温暖的引导方式,帮助无数像朵朵这样的孩子,逐渐克服对刷牙的恐惧,迈出自主口腔护理的第一步。
刚进入星贝育园时,朵朵对牙刷的抵触非常强烈,只要看到牙刷靠近,就会激烈反抗。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没有急于让她使用牙刷,而是从消除她对刷牙工具的陌生感入手。老师们为朵朵挑选了一支卡通造型的儿童牙刷,手柄上印着她喜欢的小动物图案,并把牙刷放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让她先观察、触摸,慢慢熟悉牙刷的存在。同时,老师还会拿着牙刷在自己手上轻轻 “刷”,用轻松愉快的语气告诉朵朵:“牙刷是用来做游戏的好朋友。” 这种 “脱敏” 式的引导,让朵朵对牙刷的恐惧逐渐减轻。
在星贝育园的生活区,老师们将刷牙过程设计成简单有趣的步骤。他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 “刷牙小火车” 流程图,把每一个刷牙动作比作火车经过的站点:先 “开进嘴巴”,再 “爬上牙齿”,最后 “冲洗轨道”。老师们带着朵朵一边念口诀,一边用手指模拟刷牙动作,让她在游戏中熟悉刷牙的流程。这种具象化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刷牙步骤变得生动易懂,朵朵开始愿意尝试用手指模仿刷牙动作。
为了进一步增强朵朵的接受度,星贝育园的老师采用 “渐进式接触” 法。从用牙刷轻轻触碰朵朵的手背开始,到逐渐接触脸颊、嘴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她一个小贴纸作为奖励。当朵朵适应了牙刷的触碰后,老师再引导她将牙刷放入口中,轻轻触碰牙齿。整个过程循序渐进,让朵朵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慢慢接受牙刷在口腔内的感觉。
星贝育园十分重视家校联动,老师教会家长如何在家中延续学校的训练方法,比如将刷牙时间固定在有趣的场景中,像在睡前故事后进行;用孩子喜欢的动画角色举例,告诉他们 “超级英雄也会认真刷牙”。朵朵的妈妈按照老师的建议,将刷牙变成了母女间的 “秘密游戏”,每天都会和朵朵比赛谁的 “牙齿小火车” 开得更干净。
经过在星贝育园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朵朵不仅不再抗拒刷牙,还能主动拿起牙刷,按照步骤认真清洁牙齿。看着女儿的变化,朵朵的妈妈感动地说:“是星贝育园的耐心和专业,让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引导她。” 在广州星贝育园,还有许多像朵朵这样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对刷牙的恐惧,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向着更健康、独立的生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