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对普通儿童的成长而言,是随着年龄自然发展的重要能力。但对于自闭症儿童,这一发展进程却异常迟缓,给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诸多挑战。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凭借专业力量,致力于帮助这些孩子打破自我意识发展的阻碍,探索成长路径。
正常儿童在幼儿期便开始展现自我意识萌芽,能区分自己与他人,对自己的身体、行为有初步认知。比如,他们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会用 “我” 来表达需求。而自闭症儿童往往在这方面滞后严重。许多自闭症孩子难以建立 “自我” 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身体部位缺乏认知,穿衣服、洗漱这类需要身体自我意识参与的活动,对他们来说困难重重。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睛,穿衣服时也难以分清前后、正反。
在人际关系认知上,自闭症儿童更是陷入困境。他们难以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无法分辨自己与他人的心理差异。当同伴表现出悲伤情绪时,他们常常无动于衷,不明白他人为何难过,更不知道如何给予安慰。在集体活动中,也无法意识到自己与团队的关系,难以融入集体,参与互动。这种自我意识的缺失,极大限制了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愈发孤立。
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针对这些问题,组建了专业教师团队,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干预方案。学校通过 “身体感知强化” 课程,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教师借助趣味游戏,如 “身体部位找朋友”,在游戏中,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触摸、识别身体部位,强化身体自我认知。同时,利用生活场景,如穿衣、洗手环节,详细讲解动作步骤,引导孩子关注自身身体,逐步提升对身体的掌控感。
为提升孩子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星贝育园设计了 “社交情境模拟” 训练。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如超市购物、医院看病,教师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话、动作展示不同情绪和需求,引导孩子观察、理解他人心理。例如,在 “超市购物” 场景中,教师假装找不到商品,表现出着急情绪,让孩子尝试理解并帮忙寻找,以此锻炼孩子对他人情绪的感知与回应能力,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认知。
此外,星贝育园注重日常引导,将自我意识培养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在课堂上,鼓励孩子用 “我” 表达想法;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孩子理解团队协作中自己的角色与责任。通过反复强化,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意识。
在星贝育园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许多自闭症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上有了显著进步。他们开始主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在社交场合中也能做出一些简单的回应。尽管进步缓慢,但每一次成长都凝聚着学校的专业付出与孩子们的努力,也为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