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探究自闭症儿童玩沙子仅重复一种玩法的原因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15天前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星贝育园这个孩子们全天生活与学习的温馨家园里,我们在日常悉心观察中发现,自闭症儿童在玩沙子这一充满乐趣的活动时,常呈现出只重复一种玩法的现象。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实则背后隐匿着诸多复杂因素,亟待我们深入探究,以便为孩子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与引导 。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剖析其中缘由。

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是导致他们玩沙子只重复一种玩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类儿童倾向于遵循固定、刻板的行为模式,一旦找到一种让他们感到舒适和熟悉的玩法,就会不断重复。例如,有的孩子可能每次都只是用小铲子把沙子装进桶里,再倒出来,周而复始。这种重复行为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种秩序感和安全感,任何改变都可能引发焦虑。在他们的认知体系里,这种既定玩法是可预测、可掌控的,而尝试新玩法意味着面对未知,这是他们极力避免的。

感官偏好也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自闭症儿童的感官系统较为敏感且独特,玩沙子时的不同玩法会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对于某些孩子而言,特定玩法产生的触觉、视觉感受契合他们的感官偏好。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指在沙子里慢慢划过,感受沙子细腻的质地从指尖滑过,这种触觉刺激让他们获得愉悦感,所以始终专注于这一种玩法。而像将沙子高高抛起这类玩法,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视觉变化和噪音,超出了他们感官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被他们摒弃。

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样不容忽视。自闭症儿童在认知理解、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玩沙子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探索多样玩法,而他们较难将沙子与丰富多样的场景和活动联系起来。他们可能难以理解除了已熟知的玩法之外,沙子还能以其他方式被使用。例如,把沙子堆成城堡、塑造各种动物形状等对他们来说,需要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和想象构建,这超出了他们现阶段的能力范畴,因此只能局限在简单、重复的玩法上。

考虑到星贝育园的孩子们全托不回家的情况,我们积极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干预工作。在行为引导方面,教师们会在孩子玩沙子时,先加入他们重复的玩法,与孩子建立互动连接,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随后,以一种自然且温和的方式示范新玩法,比如教师在孩子重复装沙倒沙时,拿起另一个小铲子,将沙子堆成一个小土堆,并插上一根小树枝当作 “小树”。在示范过程中,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看,我们把沙子堆起来,变成了一座小山,再种上小树,多有趣呀”。通过不断重复示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尝试新玩法的兴趣。

针对感官适应,我们为孩子提供多种与沙子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如不同质地的刷子、模具、喷雾瓶等,丰富玩沙子时的感官体验。让孩子在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不同玩法带来的多元感官刺激。例如,使用刷子刷沙子时,孩子能感受到沙子与刷子接触产生的独特摩擦力;用喷雾瓶将沙子喷湿,沙子的质地和触感会发生变化,孩子可以借此探索不同湿度下沙子的玩法,从而拓宽玩法选择。

为了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我们开展小组玩沙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互相观察、交流各自的玩法。一个孩子的新玩法可能会启发其他孩子,促进彼此学习。同时,教师还会结合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孩子们展示沙子在不同场景中的用途和玩法,像沙漠中的沙丘、海边的沙堡等,拓宽孩子们的认知视野,帮助他们将沙子与更丰富的概念和玩法联系起来,逐步摆脱单一玩法的局限。

通过星贝育园持续且系统的干预,我们期望自闭症儿童在玩沙子时能够逐渐打破单一玩法的束缚,发展出多样有趣的玩法,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为更好地融入生活和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