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独症孩子从康复机构回到家中,他们的表现往往会引起家长的关注,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是否会随意攻击人。以从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回家的孩子为例,来看看他们常见的表现。
情绪状态变化
一些孤独症孩子从康复机构回来后,情绪可能会比较兴奋。在星贝育园里,孩子接触了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丰富的活动刺激让他们回到熟悉的家中时,会通过特殊的方式表达兴奋。比如,有的孩子会不停地跑来跑去,嘴里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这是他们在释放积攒的能量和情绪。也有部分孩子可能会表现得比较疲惫,康复训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和挑战,回家后就想安静地休息,可能会自己找个角落坐着,不想被打扰。
行为模式特点
从行为模式上看,孩子可能会重复在康复机构学到的一些动作或行为。广州星贝育园注重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孩子回家后可能会主动去整理自己的玩具,按照在学校学到的分类方式摆放,尽管有时可能做得不是很完美,但这是他们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的体现。还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刻板行为,比如反复开关门、按电梯按钮等,这是孤独症孩子常见的行为,并非因为从康复机构回来才出现,只是在熟悉的家中可能表现得更明显。
关于攻击行为
大部分孤独症孩子并不会随意攻击人。他们本身并没有主动攻击他人的意图,那些看似攻击的行为往往有背后的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沟通困难,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通过尖叫、推搡等方式来表达不满。比如,孩子想要某个玩具但说不出来,家长又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孩子就可能情绪激动,做出一些过激行为。还有可能是孩子受到了外界刺激,比如家里来了陌生人,或者环境中有嘈杂的声音,这些超出他们舒适范围的刺激,会让孩子感到不安,从而出现行为失控。
当家长发现孩子从康复机构回家后有这些奇特表现时,不要惊慌。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与孩子耐心沟通,尝试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积极与广州星贝育园的老师保持联系,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老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 孤独症孩子回家后的表现虽然特殊,但通过家长和康复机构的共同努力,他们能够逐渐改善行为,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